陶煜军和松江局的感情,打从大学毕业时算起,已经细数了24年光阴。他作为一名党员,也在时光荏苒中践行了14年的使命。作为现任松江局维护中心主任,他总记得曾经听一位老党员说过:“党员不需要在胸前挂个牌子说‘我是党员’,关键要能让群众看得出这个人是党员。”不刻意显摆,只用心做事,才是真正的党员。
在松江局维护中心,陶煜军从不认为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所以他始终坚持做个有心人,相信只有这样,当机会来的时候才能将它牢牢抓住,让再难啃的难题也能得到一个完美的收官。
背靠联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
在人员配置上,松江局维护中心属于比较“单薄”的。“我们自有员工的数量在全公司是倒数第二的,所以也没有单独成立一个支部,而是和客响联合成立了党支部,命名为网络联合支部。”陶煜军觉得,这样“不分彼此”地将党员联动起来,可以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的力量,提升后端的工作效率,联合党支部里总共有25位党员,包括维护中心的12名党员,陶煜军说:“分开的话就没有这个优势。”
针对光网和移动两大业务,联合支部由骨干带头分别成立了攻坚队,攻坚队之下又根据线路整治、千兆割接等细分任务设立了专项小团队。光接入网布线规范达标(线路专业)整治工作是2017年集团重点工作之一,陶煜军作为光网攻坚队的负责人,带领部门员工对光接入网传输线路和小区光皮线开展了总量20%的线路专业整治工作。最终在2017年12月15日前保质保量完成200个小区、500个光交箱的整治目标。
“线路整治是个一举三得的过程。”陶煜军自豪地说,规范小区线路不仅强化了电信这支“光网正规军”的地位,提升了线路质量,还能借此机会进行资源排摸,避免电信光交箱里的配线资源被侵占。
为了落实机房线路整治,陶煜军和攻坚队都在本职工作之余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时值2017年第四季度,原本手上的任务就到了冲刺的阶段,攻坚队的党员和技术骨干们没少在机房吃晚饭、过周末。令陶煜军颇为感动的是,除了核心成员在机房里埋头苦干,对线路整治不甚精通的党员也“主动请缨”。例如动力组班长陈惠民,虽然和光网的整治没有太大关系,但因为机房工作涉及到动力电源,他也花了好几天在现场陪同攻坚队进行排摸,以防整治过程中在布线上需要动力组帮忙。陶煜军对此称赞道:“这不光体现了党员的热心,也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其他专业的机会。”
从“没法做”到“提前完工”
与小区里的线路整治比起来,传输机房的整治工作简直“如履薄冰”,因为设备更加集中,走线架移动难度高,稍有不慎,哪怕一根光纤的故障都会影响几千家用户的正常通信。以试点的九亭机房为例,陶煜军回忆道:“施工队来整治的时候,花了两三个礼拜才完成了一小部分。”机房深受跳线混乱所扰,现场混乱的景象令施工队望而却步,甚至还在临走前抛下了“没法做”的“预言”。
陶煜军坦言,这是第一次在机房进行线路整治,根本没有先例可以参考,所以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为此,攻坚队决定先选取对用户影响较小的ODF(光纤配线架)进行试验,等梳理出有效的整治方法后再推广到整个机房。就这样,党员和技术骨干们在现场一根根纤地展开排摸,仔细核对系统资源,估算有多少无用的废纤,再如何拆设备、建线槽。
最后在陶煜军等人的集思广益下,形成了“光接入网整治ODF五步操作法”。按照这个精心打磨的方法论,他们仅花了22天就完成了九亭机房的线路整治,比预想的两三个月工期大大超前了。
“究其根本,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底蕴和实地排摸的用心,这才给了我们站得住脚的软实力。”陶煜军总结道,九亭传输机房整治的经验与五步操作法的形成不但为今年城厢、大楼、新城等兄弟分局传输机房整治工作提供了借鉴,还申报了公司2017年的创新奖评选。当项目获得创新鼓励奖时,现场评委也不忘赞赏地表示:“挺会动脑筋的!”
出色的工作方法在其他项目上同样屡见不鲜,比如2017年重点项目千兆割接。尽管曾面临过城域网和10G-EPON工程建设跟不上割接进度的难题,可年末松江局依然实现了111.54%的千兆割接完成率,千兆割接小区数百个,千兆覆盖率喜人。“原来只是为一台设备割接,经过研究后,我们发现可以针对一整个机架进行批量割接,这样就很好地提升了效率。对于哪些设备可以归并起来操作,怎样安排更加合理,团队没少花心思。”正因如此,松江局才能在年底超额完成任务,跻身公司排名前五。
吃尽闭门羹,也要跑现场
如果以为像陶煜军这样的后端维中人员只会藏在幕后,那就大错特错了。着眼网络重构时,由于2017年纳入退网目标的两个系统设备组网结构复杂,退网难度系数大,陶煜军牵头成立了退网专项工作小组,建立了分局督导、施工队长、维中管理员、分管领导四级支撑体系,逐级支撑解决退网疑难问题。然而在陶煜军看来,最难的地方还在于协调用户。
“有的用户不想改变使用习惯,或者对新设备不了解,以为光网会中断。”于是他们就成了老设备上迟迟割接不下来的“骨头”用户,因为“难啃”,所以陶煜军必须借助分局、客户经理及后端工程师的力量反复沟通、详细规划,制定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退网方案。“不被用户理解,吃闭门羹、挨骂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要跑五六次才能说服用户退网。”但亲赴一线所吃的苦到底是有回报的。在2017年9月27日,松江局成为公司第二个全面完成TDM退网工作的全光网区局,令延续长达五六年的退网工作得以完美收官。
面对部分C网小区内信号覆盖差的“顽疾”,陶煜军也亲自带队走访了昆岗、佘山、新城、城厢等分局,在小区中心位置进行现场测试,解剖用户投诉上升的根源。“找移互部专家分析后,第一反应就是加站,但如果在小区内设铁塔,势必会引起用户的反感。如果使用伪装天线,造价又太高。”关于如何因地制宜地解决小区的弱覆盖问题,陶煜军率先提及了“站在美丽家园肩膀”上的泰晤士小镇。走进小区,看到美丽家园的摄像头,顿时启发了他们利用摄像头所在的杆子来安装小基站。经过小站的洗礼后,泰晤士小镇的信号和下载速率果然一举告别了先前的落后地位,开始强势反超。
在陶煜军的带领下,技术攻关团队的“灵感”层出不穷,针对不同的小区,通过天线微调、新增宏站的方式同样能攻破信号不稳定的难关。在采用了小站的城厢兴日家园小区里,RRU可用率平均达到99.95%,多个月份甚至达到100%,名列公司第一。尽管陶煜军已经补过这么多短板,可如果要向他取经的话,这位老党员也许还是会说这么一句“老气横秋”的答案:“做个有心人。走进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就能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