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WCS)展会刚刚落幕,在这次通信业盛会上有两位主角,吸睛指数超高,一位是5G,另一位则是窄带物联网(NB-IoT)。主流运营商和设备商、芯片商都展示了在这两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此同时,GSMA移动智库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手打造的《中国5G报告:发展展望与区域比较》也在这次MWCS展会上发布,这份报告探讨了中国及其他亚洲领先市场对新的5G网络测试和商业应用的近期展望。我们来看看这份报告中的一些主要内容。
中国5G商用时间?2020年
3GPP决定提前完成5G新空口标准,这有利于推动部分运营商在2019年即可尽早实现5G新空口的大规模试验和部署,如韩国电信(KT)和SK电讯。
KT计划于2018年在平昌冬奥会上推出5G的外场试验,并提出在2019年实现正式商用。SK电讯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进行外场试验,并将与终端用户合作,了解最有吸引力的应用,这将有助于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其5G商用部署。
不过,中国的运营商仍然计划2020年进行5G商用。在2020年实现5G商用之前,中国的移动运营商计划于2017年至2019年期间开展5G网络的分阶段测试。
中国5G部署方式?独立组网
5G将有两种网络部署策略: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独立组网将形成一个新建的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和核心网。非独立组网将借助于已有4G基础设施,将5G小基站部署在高业务密度区域。
这两种部署方式各有优劣势。独立组网的优点是可以在提供高性能的前提下形成较大的规模经济性,并且避免了与LTE网络整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互操作复杂等问题,但在早期商业化阶段,独立组网的成本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非独立组网能够更快地将5G推向市场,但非独立组网与现有LTE网络的互操作非常复杂。
《报告》认为,中国运营商更倾向于从一开始就采用独立组网的方式。这和其他国家的一些运营商策略不一样,比如说日本的运营商,将在早期选择采用非独立组网的方式,但这应该不是5G组网的长期解决方案,而是实现独立组网的中间过渡阶段。
5G资本开支有多大?不会超过收入的25%
中国4G投资周期已经持续了大约4年,2015年达到高峰,达到收入的31%,在2016年4G整体投资规模急剧下降50%。投资周期呈现一种典型的前高后低特征。
来自中国移动运营商的调研表明,5G投资相比于4G将更加平缓和持久,大概将从2018年持续到2025年。预计2020年之前不会出现5G资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达到与4G类似的25%或者更高水平的情况。
5G用户会有多少?2025年达到4.28亿
《报告》预计中国5G的部署速度会比4G慢,因为5G网络初期主要作为热点技术来部署,以补充现网容量,运营商表示将根据需求来进行网络部署。所以,运营商不会在5G部署上出现“大干快上”、全盘而上的局面。在这种情况,预计5G的普及过程也比4G慢。
据预测,商用部署后至2025年,中国的5G连接数将达到4.28亿,占到全球11亿5G连接总数的39%。
运营商对于5G终端的补贴将有力地推动5G的普及。对终端的补贴将从4G转移到5G,以此推进5G的普及。《报告》分析,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5G时代可能会更加积极地从市场领先者手中争夺市场份额。
5G会给用户带来什么?初期1Gbps网速、8K、VR
增强移动宽带(eMBB)将是早期5G网络面向个人消费市场的核心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eMBB)能够提供高速率、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等性能,其传输速率可达1Gbps和低于10ms的时延。
所谓真正的5G移动应用(即4G网络不能支持),将主要基于两个关键领域:4K/8K超高清视频、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
虽然目前8K内容很少,但预计5G发布后这种情况将会改变,好莱坞将发行8K影片,日本公共电视公司NHK预计会使用8K高清视频转播2020年东京奥运。
另外,AR和VR应用可以充分发挥5G提供的低时延以及高速率等网络性能。为满足这类高带宽应用的需求,5G早期的核心目标将是扩充无线网络容量,分流4G网络压力,以满足不断提升的移动宽带数据流量需求。
5G手机售价会如何?初期比4G手机贵
早期5G智能手机很可能在定价上高于4G智能手机,类似情况也出现在4G商用时,早期4G智能手机的价格高于3G手机。
5G手机的硬件配置和性能会比4G手机更优,所以初期定价高也就不出意外。比如说,5G手机会配置4K或者8K的手机屏幕,而且因为要支持AR等功能,需要增加其他硬件来生成3D地图。当然了,消费者最终需要掏出多少“真金白银”来购买5G手机,也跟运营商的补贴力度有关。如果某家运营商希望尽快推进自己的5G业务发展,补贴力度肯定会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