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千里之堤唯恐溃于蚁穴,那么千兆之堤的天敌或许就是卡单了。看似普通的订单一旦被打上“未完工”的标签,那么整个小区的千兆割接就要受到影响。南区局就遇到过这样的“未完工”订单,幸好有倒三角平台的多级支撑,才顺利地拔掉了这些卡单大军里的“老赖”。
历史遗留
自从各个区局都开始推进千兆宽带后,网络上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割接中慢慢显现,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便是老设备上那些未完成的工单。南区局市场服务处的邵宇星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情,譬如今年2月,他们就被一批卡住的工单难倒了,差点儿影响到当月10GPON(无源光纤网络)的割接。
说到系统卡单,邵宇星举了这么个例子:“比如说用户来营业厅改套餐,改的套餐里既有手机,也有宽带。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即使用户端的手机和宽带已经能正常使用了,我们的系统里也可能显示手机完工了,宽带没完工。这就是一个系统bug——卡单,显示未完工。”
另一种情况是来自其他渠道的工单,用户以为完工了,系统里却尚未流转完,区局也取消不了。“如果没有碰上割接,这张工单就会一直卡着。”邵宇星说道,这正是令区局头疼的地方,要知道一个小区里只要有一张未取消的工单就不能割接,导致整个小区都无法升速。由于今年各区局都在针对小区进行10GPON割接,这道卡单的难题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南区局在小区割接中遇到过卡单,其中大部分卡单他们都能够自行解决。可今年2月,当卡单与割接“狭路相逢”时,梳理到最后仍剩下10张未完工的EIP订单,令区局也“不知所措”。邵宇星说,因为不知道订单发起部门是谁,才使得区局无法取消订单。
不过,对于区局来说难度系数极大的任务,一旦抱上倒三角平台的“大腿”,很快迎刃而解。2月22日下午,邵宇星在倒三角平台上申请了IT报障,希望在公司相关部门的协同下,能够在28日之前解决掉卡住的工单。倒三角支撑团队果断行动,一小时之后,南区局的难题便被转派到网运部,并且在第二天就给了邵宇星一份漂亮的答案。
特事特办
“倒三角平台先派单到企发部,由企发部作一个初判,如果是网络出的问题,就会再派单到网运部。”倒三角平台的问题受理人、网运部客户服务响应处的郑晓炯指出,这次的症结主要在于工单上的用户信息存在缺失,导致NOC无法施工。
郑晓炯表示,照理来说,这种异常单应该反馈到区局前端,每个区局对于割接单都有相关协调人,待协调人将信息补全后再重新下单,工单就可以正常流转了。可这次的10张问题单并非是在南区局受理的订单,导致协调人无从寻觅。“用户拆机和我们发现卡单的时间各不相同,像这样由于系统卡单导致区局无法重录订单,只有通过倒三角平台特事特办的方法来处理。”邵宇星说。
经倒三角平台牵线后,网运部协同区局、企业信息化部、NOC对问题单进行了查证,证实当初用户的确提出过拆机需求,并不单单是区局出于割接的考虑,这才放心地对这批“悬而未决”的工单实施了“名正言顺”的拆机。
首先,郑晓炯联络了企业信息化部的臧敏捷对10张卡住的工单执行了强制完工的命令,随后,再交由NOC的陈浩,对区局提供的信息通过人工配置的方式进行了补全。郑晓炯说:“既然区局找不到前端的订单发起人,那我们就得从后台来作数据刷新了,以免问题单影响到后续的割接动作。”
2月23日中午,距离邵宇星发起问题的时间还不到一天,郑晓炯已经将订单完工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倒三角平台。尽管其中一张订单后续被发现仍存在问题,但28日邵宇星在倒三角平台上刚一发问,当天下午就得到了企发部和网运部的办结回复。两次问题处理的时间加起来总计才24小时,为了不耽误南区局的千兆割接,倒三角上的支撑团队着实加足了马力。
对于网运部等部门的迅速响应,邵宇星感到非常满意。虽然区局难免会碰到系统卡单,但是有了倒三角平台做后盾,就不怕拖累手上的割接了。“等到CRM重构,也许系统就不会再出bug了。”邵宇星乐观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