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单位的经营分析人员迎来了一年当中最为忙碌的时间段,周期性的专题工作汇报、来年预算分析、来年收入管控……这列出的每一条明目,经营分析人员都要耗上大量的时间精力分析海量的数据。
的确,经营分析工作现在是越来越重要,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成了“香饽饽”。为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同时集中骨干力量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市场部共同组建了经营分析专家工作室,并通过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招募,将各单位从事经分工作的主力队员集聚一起。工作室骨干带头人赵海岗说:“共享平台的引入,不仅使相关课题研究更有效率,在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 戚夜云
攻坚和培养人才两不误
收入是各经营单位最为关心的考核指标。但是对于收入分析,目前很多单位只是就收入说收入,没有将其与业务发展建立紧密关联。
比如A区局范围的客户搬迁至B区局范围内,那么宽带需要一拆一装,或是进行移机,这会对业务量带来较大影响,但收入前后变化不大,经营单位若看不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产生迷惑。如何对业务量和业务收入之间的关联进行有效分析,是不少一线单位碰到的难题。
工作室建立后,针对一线人员面临的共同难题,重点研究“家庭客户的客户级量收分析”、“政企大型客户收入实时监控及分析”、“政企楼宇量收分析”等三个方面课题。三大课题分成了三组,来自市场部经营处赵海岗与孙锴、浦东局市场拓展处李文艳分别担任课题组长,他们三位都是在经分岗位从业超过十年的核心专家岗人员,经验十分丰富。除了组长,课题组中还有来自于公司不同单位的经分人员。
为了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相关活动均通过人力资源共享平台发布。工作室成员肖俊杰感慨,“能有机会参与专业领域大型项目,跟核心专业岗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有利于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且还有积分可以拿,我觉得非常好。”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肖俊杰不停接到咨询电话,同时他通过社交平台解答各种疑问。随着能力的提升,肖俊杰是越来越有底气。
从工作室的角度来说,成员的积极参与不仅有利于课题的完成,还达到了锻炼培养人才的目的。
助推区局完成业务指标
公司某区局今年曾遭遇过收入瓶颈,业务收入难以持续增长让区局人士颇为着急。在这种状况下,该区局想到寻求经分工作室的帮助。
经分工作室了解相关情况后,在共享平台发布了任务,还特意带领了其他区局的经分工作成员前去交流,不仅对区局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而且不同区局横向之间也进行了经验交流。
在现场,来自另一区局的经分人员介绍了他们价值量管控的方法,选择适合本区局用户结构的销售策略,效果颇佳。同时工作室也将三个课题的方法论与该区局进行了沟通,建议他们先行先试。现在该区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的都比较好,对于明后年收入指标完成也增加了底气。
专家工作室的经分人员来自各个单位,所在的区域市场特点不同,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为汲取大家的有益做法,专家工作室会定期在共享平台发布任务、组织实地交流。比如浦东区局经分团队架构较为完善,其他区局希望学习,于是工作室组织一场区局间的交流活动。再如东区局一人一日一表工作法非常出色,能够客观评价一线工作的好坏,
目前,专家工作室已多次组织实地交流,组织者、参与者均收获了积分,充分推动了知识共享。尤其是“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上线后,培训、活动、支撑都摆在了台面上。“以往这样的邀约都是个人帮忙,参与的人中被动的多,主动的少。”赵海岗表示,“现在不一样了,参与任务都可以拿到积分。想要获得更多的分,对待每一次任务,大家都要认真准备。”
不仅如此,共享平台还带动了相关领域人员的积极性。前段时间,工作室组织了收入预估模型培训,主要内容是请企信部人士从IT视角介绍经营分析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预估收入系统运作机制”。一开始预估参加的人员不会太多,没想到在共享平台发出通知后,报名参加的人数大大超出预期,各单位经分条线人员踊跃报名,最终数十名人员参与了培训。在现场,经分人员与企信部头脑风暴共同探讨预估系统可改进点,在相互切磋中提升大家经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