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工龄来看,2013年才来到电信的她也许还算半个“新人”。可是纵观她拿下的一个个政企客户,就不得不承认她是个十足的“老手”。2015年以来,长期跟踪政府客户的顾国燕不仅连续完成了多个居家养老项目,今年更是为金山局拿下了近几年来最大的行业大单“智慧公安”。对她来说,一天几十个电话都不是事儿,只要及时“充电”,立刻就能满血复活。
一个月,拿下行业大单
智慧公安项目是金山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为了抓住商机,顾国燕每周固定拜访金山公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还有其他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尽管时间紧迫,她却协同团队成员打了个漂亮的反击战。
记者:今年6月,金山局智慧公安项目拿下了收入可观的行业大单,你们为此备战了多久?
顾国燕:真正的准备时间其实只有一个多月。去年年底区局成立“智慧公安”专项小组后,我们就开始和金山公安相关部门紧密沟通。最初听说客户想做的是视频监控项目,所以整个专项小组一直在筹措相关的内容和资源。可是直到今年4月,突然听到消息,客户转而要招标采购警务终端,于是我们赶紧更改方案,紧急准备5月份的招标。
尽管前期和金山公安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但与此同时友商也在同我们竞争,所以组员对最后的结果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考虑到友商可能会以超低报价来获得竞标优势,我就立即与宝山、闵行等已中标的区局沟通,学习吸取经验,并利用我们在加密通信套餐上的天然优势成功地战胜了低价策略,争取到了手持终端合同。这是金山局近几年取得的最大行业大单,也为其他兄弟区局的“智慧公安”项目工作发展提供了标杆。
记者:项目突然风头一转,你们是如何临阵应对的?
顾国燕:加班当然是免不了的。以前我每周固定拜访一次金山公安,那段时间一个星期要跑三次。因为保持了良好的客情关系,我们想方设法从警局获得最新的竞标信息。我们的方案成型后,区局领导相当重视,白天没有时间看,就放在晚上。如果领导看完方案觉得还有地方需要润色,我们当场就会从家里赶去公司。有一次已经晚上8点多了,我也马上赶过去和领导开会,10点多才从公司离开。
一天,充两次“电”
面对“互联网+”的巨大机遇,顾国燕接连3年为政府客户完成了不少漂亮的居家养老项目。良好的客情关系帮助她累积项目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了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因此顾国燕绝不会忘记适时“充电”,好让自己保持热情不减。
记者:在取得“智慧公安”的重大突破以前,你经手的都是与居家养老有关的政府项目,你从中有吸取到什么战术经验吗?
顾国燕:我的经验是不能光顾着对客户讲我们是最好的,要拿出案例,最好再加上演示,用行动说话。2015年,区局原本想和民政局商谈老人报警器的项目,但是客户对此兴趣不大,反而更关心怎么替老年人管理服务人员。所以我们特地为客户开发了“智慧助老系统”,让上门服务的人可以用手机进行考勤打卡,方便管理。最初,该系统只是在亭林镇试点,现在已经全区覆盖了。
在这个项目成功之后,也给我们创造了更多合作的机会。2016年,我又接手了长护险项目。到了2017年,民政局主动来找我们,要求我们负责失智老人的老人腕表项目。
记者:长期和大客户打交道,会感到疲倦吗?
顾国燕:记得我2014年刚转到政企工作的时候,首先负责的是企业项目,当时有一家连锁酒店第一次落地金山,由我们来提供固网和IPTV服务。后来因为部门缺人,我又开始接手政府项目。那段时间我需要政、企两头兼顾,手机一天得通二十几个电话,半天过去就只剩10%的电量了,所以我每天至少得充两次电。要是工作中涉及到数据、维系,那我得忙到晚上九十点才能回家,到家的时候已经完全不想说话了。
但是白天在客户面前绝对不能表现得没精神,对我来说,就算碰上挑剔的客户,我也只要发个微博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就能立刻满血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