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一位名叫杜天宇的黑客对山东省2016高考网上报名系统发起攻击,该系统储存了超过60万条山东考生的高考信息。随即,杜天宇以1.4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福建诈骗团伙。2016年8月19日,山东考生徐玉玉被诈骗9900元,当晚心跳骤停死亡。2017年9月15日,徐玉玉案二审结果落定,主犯陈文辉获刑无期,该案终于尘埃落定。
有些主叫号码完全可以叫出被呼叫者的名字及信息,甚至家人的信息,从境外拨入的电话,甚至通过改号软件改成对方熟悉的号码,迷惑市民。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中国电信展台上,工作人员通过不法分子常用的"改号软件",冒充"110"报警电话呼叫手机用户,模拟了通讯诈骗的应用场景。
伴随近年来不断变种的通讯诈骗手段,各家运营商纷纷推出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2017年1月,中国电信防范通讯诈骗系统正式上线,其通过提取多重话单来源,分析超高主叫占比、超高长途漫游呼出、以及超低日活动基站数量和“0次呼”等特征,建立了98个核心字段号码模型,全量排查高度疑似号码。
中国电信防范通讯诈骗系统共八大功能,分别为欺诈话务分析、闪信提醒、固话拦截及固话回呼、自动溯源、自动关停、自动拦截、大数据分析功能以及C网防欺诈模型。通过挖掘深度神经网络,系统发现并预警欺诈用户群,分类用户画像,整合经验规则与大数据模型,输出高疑似欺诈用户清单。
针对国际通话主叫不规范,中国电信通过技术手段规范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主叫号码传送,拦截国际来话中“+86”不规范号码,经公安部确认的虚假号码,将立即予以拦截。
中国电信集团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部副总经理张侃
不需要用户参与,这个平台能直接对整个电话和相关通讯方式在我们网络上的行为进行进一步大数据的海量行为分析,来发现有可能是诈骗或者不良通讯行为,提前在用户受到影响前进行阻断和处置。
上线至今,中国电信防范通讯诈骗系统向有关部门提供了超过20万疑似欺诈号码。上海电信每月拦截的不规范号码达70万次;上海电信诈骗电话、骚扰电话投诉量大幅减少,2017年8月的投诉数量更是只有9例,相比平台上线之前下降了97%。
上海电信同时向用户推出了“闪信提醒”服务,用户在接到疑似欺诈电话的同时,手机上便会收到短信提醒,告知用户该号码为疑似欺诈或骚扰电话,用户可根据情况进行下一步处理。截止今年7月,上海电信已向用户发送闪信提醒超过400万条。